漫步在青島東方影都濱海步行道,一棵樹、一撮泥、一條小徑、一泓池水都能煥發出獨特的生命力。一切看似渾然天成,背后卻是景觀建筑設計師的妙手使然。
何為景觀建筑設計?其實就是給人安排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它所經營的舞臺是我們生活的周遭,所應用的布景亦是每天接觸的東西。說起來看似一石一樹般簡單,但在建筑環境中,景觀就像是人的衣衫馬的鞍,作用不可或缺。
從青島濱海步行道來看,我們將文化符號與特色元素融合運用。這是一個別致的濱海景觀再藝術、再創造的景觀設計過程,我們抽取熟悉的電影元素和抽象的特色符號運用在景觀設計配置中,元素對建筑的搭配滿足一定的區域性和當地建筑的設計風格,讓它具有一種特殊空間延伸的人文藝術,而非簡單照搬。這就是景觀與建筑所能做到的統一和諧,同時將建筑空間語言升華到一種令人愉悅的優良活動空間。漫步在青島東方影都濱海步行道,一棵樹、一撮泥、一條小徑、一泓池水都能煥發出獨特的生命力。一切看似渾然天成,背后卻是景觀建筑設計師的妙手使然。
綜合考量人工島應運而生
項目位于青島市黃島區西海岸經濟新區中央商務區,基地距黃島中心區15公里,距青島市中心城區30公里,總投資超過1200億,將打造成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和全球投資規模最大的影視產業項目。
依據區域現狀及周邊用地情況,基地豎向高差及海灣特點總體規劃結構可概括為“一心兩軸一環”。一心為朝陽山自然景觀核心,兩軸為濱河景觀軸和濱海景觀軸,一環為人工環島。基地周圍用地緊湊,具有整體統一性,主要有影視基地(影視制作區、影視外景地)、萬達城、核心商務區、濱海區和萬達人工島。西側由朝華山、東華山、西華山組成半山區,豐富了該基地的地形變化,形成基地一大自然景觀地標。
城市主干路網以濱海大道、薛泰公路、前灣港路及石山路、華山路組成“三橫二縱”的城市發展軸。城市發展軸東西過境,建立以聯系區域主次干道為骨架的支路健全、功能明確的景觀規劃系統,形成以主次軸為聯系紐帶的景觀結構。
著眼大經濟圈的發展勢頭及整個西海岸經濟區的發展機遇,并與東方影都形成產業鏈的全方位綜合考究,規劃在靈山灣連接朝陽灣及漁人灣的人工島應運而生。
玩轉空間以景劃分島內業態
全島道路系統由一張萬達一路至六路、濱海一路至四路交織成“六縱四橫”的道路網組成。我們在景觀規劃中設計出不同性質的景觀空間:一圈3900米長的30米寬環島景觀帶,一條連接酒吧街與游艇碼頭的林蔭大道(萬達一路),兩條縱向的萬達三路、四路設計為以步行優先的步行街道,萬達二路、五路以及濱海二路、三路則設計為方便島內居民出行的車行優先道路。通過景觀空間的設計合理地組織了整個人工島的道路系統,并劃分出島內各個業態空間。環島以膠片造型的慢跑道為紐帶,串聯了熱烈歡慶的秀場區、繁華的酒吧街段、寧靜的別墅段以及高端靜謐的酒店段和碼頭段。五個主題迥異的景觀概念相得益彰,讓環島整體空間節奏疏密有致,開敞與圍合交替,充滿空間上的變幻多趣。
秀場區“星空秀場”以流線型鋪裝將群星引入,猶如閃耀的星辰匯聚至此。秀場中心設計“星光秀彩”景觀空間,配與兩側形似“扇貝”的花壇,融入海洋元素設計,供游客休憩觀海。開敞的地景景觀,讓觀海視線全面打開,星光鋪裝影印出每一顆星光匯集的記憶,瞬間流入到秀場內,又仿佛一輪清晨的朝陽在大海的東方徐徐升起,象征著東方影都的電影事業如朝陽般輝煌升起。入口處象征“序幕”水景、配合周邊節慶、樂器元素小品烘托秀場氛圍,與秀場、大劇院建筑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酒吧街段“片場星吧”用海浪般的曲線鋪裝與星空秀場相呼應,使酒吧外擺空間得以豐富,并有效把慢行系統與酒店外擺空間安全隔離,并形成酒吧對景平臺。歐式燈具、托盤欄桿與酒吧街建筑風格和功能相呼應,布置海星花池、海螺樹池及酒吧外擺空間,豐富酒吧魅力,影印出一部鮮活的海洋娛樂電影世界。
酒店段“星海大道”的景觀設計首要強調酒店建筑大堂對應的軸線景觀空間和開放式的空間布局,讓酒店游客能一覽廣闊海景。四星酒店前,波浪形的鋪裝基底上卷出扇貝、海螺、魚形、龍蝦花池讓酒吧街與酒店順勢過渡。五星、六星酒店前,將海浪線條走勢延續過來勾勒出歐式平面布局,凸顯序列感的空間,設置歐式欄桿、燈具與酒店建筑風格產生共鳴。利用云海花池貫穿路線豐富道路層次,豎向的臺階明確慢行系統功能。人群穿行其中,影印出度假、休閑勝地的景觀場景。
住宅段“永恒大道”采用簡潔的場地形式將空間留白,復刻浪漫邂逅場景,讓鮮花(地被)、巧克力(座凳)、菲林跑道(電影元素)等愛情浪漫元素小品影印感人的愛情劇畫面,打造浪漫經典大道,享受甜蜜的漫步空間。為周邊居民提供休憩、活動空間,呼應建筑功能需求,提供居民以浪漫、休閑、生態的景觀空間。環島地塊的端點以同心圓鋪裝收尾,寓意圓滿。中心升起以“電影碟片”為主題的影像雕塑,起到景觀標識效應,更印證出電影人夢想的里程碑,與整個東方影都主題相輔相成。
景觀要與建筑協調發展,其創作者必須了解和研究城市,對城市有總體的認識。綜合分析城市的自然條件、區位、地段及性質等,為景觀創作提供依據,了解基地的建筑文化特征(如風格、標志、色彩等),更能使景觀創作在繼承的基礎上求得新的表現形式。城市景觀是城市發展的積淀,它蘊涵著豐富的物質和人文財富,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在保護歷史與地域、彰顯地域特色文化方面,景觀設計與日新月異的建筑創作風格有著一樣的意義。所以,景觀創作應從建筑既有空間環境、社會傳統文脈中繼承精髓,去其糟粕,努力維護其延續與發展,協調環境,創造環境。